由于大家不同专业的设计习惯、规则、经验都相当不一致,这造成了机械设计CAD推广中的困难之一。因此本文引用了一个比较简单的,机械专业通用的例子进行分析。从中是否可以得出下面几个要点: ▲产品设计的最终出路在于三维设计,这是无法回避的。早日进入三维设计,就会早一天取得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 ▲以三维设计软件为平台,应至少集成进来有限元分析软件组成应用系统,才能真正解决提高设计质量的问题。 ▲三维设计平台软件必须有投影生成二维工程图的功能,并有双相关连的能力。 ▲使用三维CAD软件,对工程师关于自己的设计的理解,将提出了比现在更高的要求,以便掌握三维建模的主要思路和技巧。 ▲CAD系统可能自动完成的是我们已经熟悉的、定型的设计过程。通过CAD系统软件,能给工程师提供许多包含确定设计经验的应用程序,达到设计知识传递和保存的作用。软件商在这方面正在进行富有成效的工作。 ▲CAD系统之所以能够帮助工程师提高设计质量,是因为软件中包含有许多成熟的设计功能,可能直接参与设计过程,对于防止设计错误具有明确的作用。从这个意义上讨论,对工程师的常规设计能力要求可以有所放松。当然,相关软件的编写是否能够符合专业设计的要求,也是必须注意的事情。 ▲三维CAD系统是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的有效辅助工具,对于大幅度替代试制、台架试验,对于各个设计部分的协调、配合,对于设计数据的管理和使用等,比起传统设计二维设计软件,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。 ▲三维CAD软件的使用,对于软件本身的功能、质量,对于软件应用的正规培训,对于售后技术支持,都提出了比二维设计系统更高的要求。这些值得有关部门充分重视。 ▲CAD软件的使用效果如何,最关键的问题是软件使用者的各方面状况。在CAD系统中,人(用户)是最为关键的一方。不能设想,一个工程师在大学毕业之后,不再参加任何专业训练,就能在几十年的工作期间圆满完成他的设计工作。许多企业的领导者,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。实际上,对于人才继续教育的投资,是企业技术进步投资中重要的、不可缺少的部分。
7.几句题外的话
1〉在CAD系统上的投资比例 有些企业在进行CAD系统投资中,将大部分、甚至全部资金投放在硬件上。这是不正确的。实际上,专业应用软件如果不行,再好的硬件也不会有什么效果。应当是:大多数资金应当用来购买软件。
2〉在硬件投资上的比例 有些企业在硬件投资上,将主要资金用于CPU,这也是不正确的。对于CAD系统来说,由于浮点数据计算量极大,内存的消耗也是相当巨大的。这一点是与其它应用软件很不相同的。我曾经在一个课题中测试了内存的实际需求量,竟达到了450M,而这个题目并不算很大。从投资上考虑,PIII500+128M内存,相对于PII450+256M内存,从价格上相差无几,而运行MDT的速度,后者将会明显地快。至于PIII500+64M内存的配置,则完全不适于运行三维CAD软件,64M内存太小了,软件运行效率相当低。
3〉软件的正版化 认为软件装上之后,剩下的就是使用了,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。软件应用的售后技术支持,是软件使用者始终需要的。只有正版软件用户,才能得到这些服务。实际上盗版CAD软件的用户,在软件购置上省了钱,因为在使用中得不到充分的技术支持,损失的将会更多。由于盗版猖獗,在中国地区正版软件销售利润很少,软件商也就不会用较大的投入,为中国用户的需求修改、补充软件的功能。这对于所有中国软件的用户(也包括盗版用户)都是一个损失。Autodesk在这种情况下仍投资进行她的MCAD软件的本地化工作,应当说是相当有远见的做法。
4〉培训的正规化 目前国内CAD软件商,只有Autodesk公司组建和认证了众多的ATC(欧特克认证培训中心),而且所有注册的ATC教师,都必须通过相当严格的认证考核,才能取得资格。Autodesk规定,只有认证教师,才有资格在Autodesk培训证书上签字,才有资格给学员讲课。正规的ATC培训,能够传授给学员正确的、有效的软件应用方法。想用较短的时间,得到确实可靠的应用技术,必须参加正规培训。培训可以分为“解释型培训”和“应用型培训”两大类风格。由于Autodesk软件本地化逐渐成熟,解释培训将不再需要,而应用型培训将越来越被学员重视。但是这种应用型培训的对象,将主要针对正版用户。确实有一些自办的培训点,把AutoCAD“讲死了”,按这些“教员”的观点,AutoCAD的实际用途也就是一个电子图板,这些教员自己是否真的用AutoCAD作过设计,实在是一个大大的问号,可他却有胆量教别人。这样的培训还不如不参加,与其得到一些错误的、使你的应用效果变差的“知识”,还不如是个“白帽子”。 分页 5〉用户的技术准备 这个问题是在使用CAD技术时的首要障碍。这些障碍必须迅速打碎,在CAD系统中使用者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,人类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够为我所用,产生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。 我认为准备不足的方面如下: (1)大学的专业设计教育问题 这首先要看大学机械专业教师自身的水平、能力和教学各个环节。如果教师的能力较差,在大学期间,未来的工程师没有得到充分的、有实用价值的技术训练。许多机械专业的大学毕业生,在现场要进行好几年的工作才能独立设计。可以想象,一个从来没有真正设计过机械加工工艺,也没有充分的现场经验的大学工艺教师,能够教给学生的东西除了那本工艺教材,还会有什么?而教材中提到的则是十多年以前的知识。这种落后的知识体系,使得毕业生不得不在现场重新学习。 (2)长期没有设计任务,设计经验的失传和设计能力退化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设计任务很少,许多引进国外设计的工厂,中国工程师连绘制产品图的资格都没有。工程师的不到应有的实践机会,在大学学到的一些老知识也在渐渐流失。我在教学中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:由于长期不搞设计,许多工程师连齿轮的分度圆的概念都忘了。同时,设计经验失传现象也相当明显,十年前能够顺利设计的东西,现在竟然没人会做了,这个设计部门的设计风格由过去的成熟,退化为现在的比较幼稚。这样的工程师,在CAD系统中如何带领“众将官”冲锋陷阵,打胜仗? (3)长期脱离现场实践,经验不足 由于体制的关系,我们的企业中,许多产品设计工程师不能与制造现场紧密结合。由于缺乏工艺常识,造成设计不合理,造成加工工艺难以设计,或者工艺成本提高、质量不稳定的例子相当多。这种由于设计造成工艺能力系数偏低,是相当普遍的现象。没有充分的现场经验,就是个瘸腿设计师,也无法起到CAD系统“主帅”的作用。 (4)设计模式的落后 教育的滞后、设计能力的退化,必然的结果就是设计模式的落后。这对于CAD技术的应用是相当不利的。许多国际上优秀的设计方法,我们用起来却十分不顺手。这种现状大大阻碍了CAD技术的应用水平。
(责任编辑:adm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