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CAD液压缸技能的观点(4)
时间:2016-05-18 17:00来源:来自网络 作者:admin 点击:
次
5.1人是CAD系统中的主要成员 我认为,将计算机+应用软件称为“电脑”是一个概念性错误,因为计算机设计系统至今仍然不能(也许很远的将来也不能)象人一样思考,即使这个人是一个不太成熟的设计师。实际上,一个CAD
5.1人是CAD系统中的主要成员 我认为,将计算机+应用软件称为“电脑”是一个概念性错误,因为计算机设计系统至今仍然不能(也许很远的将来也不能)象人一样思考,即使这个人是一个不太成熟的设计师。实际上,一个CAD系统的组成应当包括硬件、软件和使用者,无论设计软件的能力有多强,人的操作才是决定这个软件使用之效果的决定性因素。十分清楚,同一个CAD软件,在不同的人手中,会有相当不同的使用效果。例如:AutoCAD在一些人手中仅仅是电子图板,而在另一些人手中却成为很好的二维设计平台。 这可能取决于下列条件: 1〉对自己要做的设计的理解到底有多深? 2〉在建模之前的设计数据准备是否足够充分? 3〉对自己的专业设计经验和知识面到底有多宽? 4〉对自己使用的软件功能到底掌握了多少? 可见,在追求软件应用效果的时候,首先应当检查的是自己的准备是否充足。不能设想,一个设计经验不足的新工程师,会完成一个正确的全参数化驱动三维零件模型。即使是对软件十分了解的应用程序开发商,也可能由于专业设计知识的贫乏,经常在他的程序中露怯,这样的例子甚至相当常见。工程师使用CAD系统,尤其是三维设计系统,原有的技术准备肯定不足,必须修正自己的一些概念,这是技术进步的必然。至少你已经被你的制图老师“洗过脑”,三维原始概念十分淡化;再加上没有时间或者没有机会参加正规的软件使用培训,而软件应用靠自己“悟”,是要走许多弯路的;还可能看了一些参考书,而书的作者无意中给你灌输了一些不正确的应用方法,而你却将这些方法当成权威的观点…总之,完善自己的专业设计知识,参加正规的软件应用培训,是使自己在CAD系统中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因素。 有这样一种观点:按照软件的设计思想使用软件进行自己的设计。这种观点认为CAD应用过程的主要因素是软件而不是使用者。因此使用者需要克服自我,去适应软件。我认为这是不对的,在专业设计问题上,最高权威不是软件,而是设计者。因此在CAD技术的应用过程中,必须“以我为主”。就是按照应用者的设计思路去使用软件的功能。 分页 这可能有几种结果: 1〉用户要求能够由软件功能直接完成。这当然就顺利了,说明你选用这个软件的想法相当准确。 2〉软件没有提供用户要求的直接功能。解决的方法不是顺应软件的功能而放弃这种功能要求,应当是采用迂回战术,例如在MDT中生成参数化的加强筋。这说明软件的选择也是比较合适的。 3〉软件没有提供用户要求的功能。迂回战术和专业程序补充也不能实现,说明这个软件不适合你的设计要求。 4〉说不清楚的用户的要求,或者不合理的用户要求。例如:想要绘制几个二维视图,要求软件生成对应的三维模型。再如:要求进行600个零件的全参数化装配…之所以说是这类要求不合适,是因为在实际的工程设计过程中,或者从人类现有的技术和思维结果上讨论,实现这样的要求是不可能的、或者是没有必要的。这样的情况下,只能提高用户自己的设计能力和理论水平了。 总之,在任何CAD软件的使用上,必须以我(成熟的专业设计师)为主,以我的设计思路和原始数据为主,软件永远是辅助者。学习软件功能和操作方法的过程,就像学外语的过程,结果不是改变自己要表达的内容,而是改变表达的方法。按照软件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的观点,会使设计的精华、也就是工程师的创造性,受到很大的限制。当然,如果仅是抄图,建立一个看起来象就行的三维模型,也就无所谓了。另一方面,CAD技术中有不少“因为发明而产生的需求”。就是说,可能因为CAD软件的介入,造成传统的设计过程产生新的模式。例如:在英特网上进行设计组的相互配合和设计结果的引用,设计素材库的建立与使用,设计数据结构的重新整理和定义等等。要对软件深入的理解,才能掌握和使用这些技术方法。但这些变化不是凭空产生的,是“源于传统设计、高于传统设计”,仍然是以传统设计技术为基础的,仍然需要使用者在设计能力上具有足够的水平。与之相关的是在选用软件之前做考题的问题。许多人喜欢把自己的专业设计问题提出来让软件商去做,以此充当软件选型的主要根据。我认为这也不是很合适的。如果用户不直接参与这个过程,就算是考题做出来了,不见得用户自己也能做出来。因此,在软件购入之后的使用中,仍然会存在一大堆问题。因为这样的用户没有把自己当作CAD系统的主角,在考题制作过程中,经销商的工程师成了主角。这与将来的使用状况并不相同,当然结果也就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。
(责任编辑:admin) |
分享按钮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